來源:中國工商 楊川 白云
也許因為同樣的軍旅出身,記者與白云飛可謂一見如故,言談甚歡。
白云飛是北京興科迪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公司位于北京西郊美麗的玉泉山腳下。如今是一家集開發研制測試、生產經營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已經與德國奧迪、德國大眾、一汽-大眾、一汽轎車、北京奔馳、上海大眾等40余家汽車生產企業建立合作關系,成為國內位于前列的專業汽車電子產品供應商。
白云飛1978年入伍北海艦隊,退役后任職于海淀區財政局。1993年,因為處理一批罰沒品,白云飛破天荒開始做貿易。
軍旅生涯養成的吃苦精神、良好素質,到哪里都能用得上。憑著三伏天騎著三輪車賣燈管的耐勞勁,初出茅屋的他居然拿到了飛利浦燈管長江以北的總代理權。到1999年,白云飛掘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創新之旅始于一張報紙
促使白云飛轉型的機緣,僅僅是他無意中從報紙上看到的一個數字:全世界每天因開車時接聽手提電話而導致發生的交通意外事故高達30多萬例。
這個數字深深地觸動了他,他想:能否發明一種車內免提電話系統,使司機在接聽電話時可以不用手接,從而避免分散注意力而引發交通事故?這個念頭在白云飛腦海里生了根,也激起了他走創新之路的熱情。經過一番考察和深思熟慮之后,在多重阻力下,白云飛開始了自主創業的跌宕旅程。
從有錢人到窮光蛋,再到丐幫幫主,這就是2003年春節前的白云飛。自主研發之難倒不是技術本身,而是因為“燒錢”。民營企業融資難也不是始于今天,而是一直存在。
當時的白云飛欠員工工資達6個月之久,不但自己的“桶”干了,連家人及夫人娘家的錢都借光了。春節在即,員工回家要路費,白云飛硬著頭皮找朋友借,害得有些“朋友”都躲著他走。
還好,某國營企業老總說“白云飛人不錯”,從家里借給他2萬元;還好,他的員工信任他,春節剛過就齊刷刷回到了公司。挺過了最艱難的兩年,到2005年,興科迪終于見到了“回頭錢”。
在白云飛的帶領下,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和積累,興科迪取得了驕人的成績:目前擁有知識產權673件,發明專利117件,實用新型專利511件,外觀專利36件,軟件著作權7件,商標2件,而且80%專利技術已經實現了科技成果轉化,實現近2億元的銷售產值。
對于一個經歷過臺風考驗的人來說,啥樣的失敗和挫折都如同天空飄過的五個字:“那都不是事”。盡管在市場上,一方面要面對強大的國外競爭對手的競爭。另一方面,又要面對國內同行業仿制企業之間激烈的價格競爭和市場覆蓋能力競爭。但白云飛和興科迪通過持續的創新,不斷從失敗中學習,終于開發出具有國際技術優勢的系列主打產品。
如今的興科迪,前裝供貨市場實現年度銷售額30%持續增長率;售后市場建立了覆蓋全國的4S店精品附件、汽車零配件經銷商、汽車改裝店等銷售網絡,帶來銷售額跨越式增長;海外市場初步與歐美,中東,南美,印度等地區的商會建立了合作渠道。
白云飛對每一件產品要求精益求精
創新之旅“創新為先”
白云飛邀請記者參觀興科迪。于是我們圍繞這個占地面積15600平方米的公司從里到外走了一圈。讓記者驚訝的是,在興科迪看不到常見的勵志的標語口號,唯一一幅是研發部門黑板上寫著四個字:“創新為先”。
這是白云飛從無數次失敗中總結出的真理。只有不斷創新,才能在同行業中居于領先地位,才能實現企業發展的宏偉目標。但創新之路,絕非坦途。當初投入自主研發時,一切都不成體系,人才短缺,技術匱乏,市場不明,把企業手中所有的資金全數投入依然不敷使用。
特別是經歷了重重艱辛和坎坷之后開發出的產品,卻被對方退了回來。通過與客戶深入溝通、對自家產品進行復查,并廣泛與同類國內外產品進行比對,白云飛發現:出現這樣的后果一方面是由于企業產品研發缺乏經驗和完整的研發體系,導致創新程度不足;另一方面是不了解市場需求,產品不對路。他意識到產品創新,要從收集市場需求入手,做細調研和信息收集的功夫。
這次失敗,使公司在研發理念、產品設計流程、產品性能需求、實驗和生產的技術水平等方面上了一個層次。2003年,公司很快獲得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與VDA6.1德國汽車工業質量標準認證,為打開國內外市場拿到了通行證。
從2003年到2005年間,興科迪幾乎停止了所有的生產銷售活動,憑借著46人的研發團隊,耗盡了所有資產,以市場為師,專注于自主產品研發。期間,曾37次飛往德國學習考察,累計行程667000公里。白云飛自己就曾在五天半時間里,約談19家企業63人次。每天早上7點出門,夜里12點返回,吃飯都在交流中。2004年,公司憑借自己獨特的研發優勢和過硬的產品質量,成為德國奧迪-大眾集團的全球采購供應商和同步產品研發商。2005年,公司成為了一汽大眾獨家零部件國產化供應商,簽訂了相關產品的《試制協議》,確定了產品的合作、開發、供貨。這次的成功使企業在發展上邁出了關鍵的一步,也使企業在市場上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興科迪不斷創新和研發的過程也是企業建立自己的研發隊伍,并不斷提高隊伍實力的過程。從一開始白云飛就明白,產品開發,技術創新都離不開人。因此,他首先致力于研發隊伍的建設,投入大量資金,招收高素質人才,保證了公司在汽車電子的軟件開發、電子產品設計、藍牙通訊、機械制造等方面具備了極強的研發能力和應用轉化能力。同時購買了大量的設備和軟件,給創新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為了適應不斷進步的時代,跟上瞬息萬變的市場和行業發展的腳步,興科迪還針對管理和生產技術問題定期對管理層和員工進行培訓,使研發隊伍和公司全體員工不斷更新知識和技能,同時還會定期組織員工參與知名品牌的產品發布會,參與國際上針對汽車零部件及整車相關的展覽會,借鑒未來產品的信息,收集未來產品的發展方向,為把握行業發展的趨勢和節奏,保持產品的競爭能力做技術積累,為制定公司的產品布局提供必要的依據,形成很厚實的系列產品和前沿科技產品。
與此同時,興科迪還與一些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建立聯系,希望打造產學研一體化的模式。這種模式一方面可以幫助企業借助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力量解決技術開發的難題;另一方面,也可以把高校和科研機構的最新成果應用到企業,實現新產品和新技術的市場化及商業化的轉變。
營銷模式要推陳出新
白云飛做工貿公司起家,對銷售當然不外行。但是,時代在變,新的營銷模式也正在出現。隨著客戶個性化需求日益突出,一個好產品包打天下的模式開始被顛覆。
白云飛逐漸認識到:配套廠商推銷的不僅是自己企業為市場研發的產品,而是本企業的“創新服務+個性化”產品的組合。
他分析指出:過去在產品價值實現過程中,企業為了推銷自己的產品,往往要經歷單打獨斗等重重困難,而現在則逐漸變為供需雙方的不斷溝通和緊密合作。長期合作的企業間協同關系越穩定,協同的環節越向前期延伸,配套(零部件)企業對整裝企業需求的把握也就越深入。
興科迪由此進入到深入了解需求方的特殊需求,并加以配合,從而完成銷售的模式。并在協同的過程中,發現新的創新點和機會,從而進一步推動創新和銷售。
作為本土企業,興科迪原本因為條件所限,無意之間在營銷方面卻踐行了創新的協同發展營銷模式。興科迪的營銷人員長期深入客戶群體,和客戶保持緊密聯系,并在推銷自有產品、提供貼身服務的同時,幫助顧客制定相關的規劃。好產品,好態度,好服務,有競爭力的價格,長期穩定的創新伙伴,興科迪就是以這樣的方式不斷在銷售上獲得一個又一個的突破。
興科迪攻克神龍最值得一提,這是他們發揮本土化優勢,實踐新模式的最好證明。
神龍公司被稱為行業標準最嚴苛的汽車制造企業。對于興科迪這個中小民營企業來說,想要成為神龍的供應商,基本上可以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是最終興科迪公司登上了神龍公司的合作目錄。
白云飛說:“模式對路、上下齊心,讓不可能變成了可能?!?015年,興科迪與神龍首次洽談的產品是自動防眩目內后視鏡。這個產品在2013年9月獲得科技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頒發的“國家火炬計劃產業化示范項目”證書,因此具有同類產品無法比擬的優勢。經過全公司上下一致的努力,最終興科迪憑借過硬的技術、優質的產品和完美的銷售成功攻克了神龍。目前已進入批量供貨階段。神龍是繼一汽大眾、上海大眾之后,興科迪成功進入的第三家合資品牌汽車廠商。
主動參與行業標準制定
白云飛很忙,忙到什么程度呢?他16年沒回家,吃住都與員工在一起。這么忙的一個人當然沒有時間打游戲,但他卻敏銳地意識到:真正的游戲高手,必然對游戲規則了如指掌。
根據汽車電子安全的必然要求以及市場規范的需求,相關技術標準必須及時制定,白云飛精準地看到了這一技術標準化趨勢,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制定行業標準中。目前興科迪參與制定的標準項目共10項,其中國家標準8項,聯盟標準1項,團體標準1項。
2013年1月,興科迪經全國汽車標準化委員會批準成為推薦性國家標準《道路車輛功能安全》制定工作組的核心小組成員。
作為中國可穿戴計算機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標準的副理事單位,興科迪還積極參與中國可穿戴計算機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標準的起草工作。去年初,興科迪參與起草該標準并在去年5月完成草案。目前該標準正處于聯盟內征求意見并不斷修改中。
創新之旅,必須跟蹤行業最新發展
在興科迪的9個部門中,研發部是白云飛的“掌上明珠”。在公司的辦公區域,研發部獨占半邊天,可見白云飛對她有多么重視。
為了能夠不斷提高市場地位,走在產品創新的前頭,興科迪每年都會制訂嚴苛的新項目研發計劃。今年,興科迪研發部制訂了30個新項目研發目標計劃書。目前正在研發的新產品有汽車無線充電設備、wifi設備、系統集成設備、汽車與其他智能設備兼容等。
白云飛說:興科迪公司致力于將汽車電子產品在主動安全、被動安全基礎上向前沿科技方向發展。
其中一個代表產品是基于總線形式的數字車載麥克風。這款產品的研發技術屬于國內領先水平,目前只有沃爾沃和奔馳兩個高端品牌汽車在做這個產品的預研。興科迪意識到這款產品必然會從高端品牌逐漸向普通品牌推廣。因此興科迪果斷將其列入研發計劃,從而搶占前端市場,為后期鋪路。
目前,興科迪正在深入的研究與開發,希望未來開發出更多功能:用戶通過手機App可查詢車輛車身狀態、行車狀態及保養狀態;用戶手機App可及時提醒用戶車輛異常狀態,保養提示等信息;自動發送事故地址,給予設定手機號/自動呼叫預設定號碼;4S店遠程對車輛故障診斷和排查;整車廠或4S店遠程對車內零部件的軟件進行升級。
不論從創新研發的數量還是從研發的難度來看,興科迪都達到了其他相似規模企業難以企及的高度。
就在記者相約采訪的前一天,白云飛剛剛從日本歸來。他興奮地告訴記者,興科迪正在研發的5款芯片一旦完成,興科迪將在現有基礎上邁出跨越式的一步。
創新之旅,文化塑魂
參觀公司時,記者看到有整整三面墻,掛滿了興科迪所獲的各種專利證書、發明證書。走近一看,記者一眼就看到有三張頒給了“白云飛”。
看到記者有些驚訝,白云飛輕描淡寫地來了一句:“在研究帶有倒車雷達顯示的汽車后視鏡時,我整天與研發團隊泡在一起,整整40天,平均每天只睡一個小時?!?/span>
這種實用新型汽車后視鏡,能將倒車雷達的顯示部分集成到汽車后視鏡的鏡片上,方便駕駛員使用;在不使用倒車雷達時,倒車雷達的顯示部分不會影響汽車后視鏡的可視區域。
從軍之前的白云飛只有高中文憑,如今他是工商管理專業碩士。
在6月6日至7日,以“新一輪產業發展的戰略支點”為主題的全球汽車論壇第七屆年會上,白云飛做了《文化與企業創新》主題演講。
白云飛認為,企業文化來源于國家的傳統文化和吸收引進世界文化的資源,樹無根不活,企業文化無根不立,任何一種文化模式都不可能是憑空全新產生的,企業文化也不例外。文化使企業走得更遠,創新使企業做得更強。如果一個企業文化不行,就走不遠;如果一個企業沒有創新,就只能在別人面前低頭。企業的文化、企業的創新就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企業文化的形式及其內容一定都有其歷史的淵源和路徑依據,世界上凡有生命的管理思想都是基于本土文化之上的。世界上所有民族志中,白云飛認為有三件最可怕的事情:科學技術生產力;永不磨滅的猶太人精神;中國民族儒釋道大文化力量。
尤其要繼承和發揚企業文化中被證明正確的核心價值觀這些觀念,這是保證企業長期穩定經營的基礎。
企業創新就是新思維、新發現和新描述。創新最基本的是改變,對原有東西進行發展和改造,創造出來原來沒有的東西,對原有東西進行變革。
白云飛認為,文化可以引導和促進創新;創新可以帶動和引導文化。文化是引領創新的原動力,創新是科技企業的生命力。
作為企業來說,白云飛認為,有三點應該突出。一是管理創新,就是怎么調動積極性。第二,要有流程的創新,尤其是中國的民營企業。三是注重產品的創新,在電子時代,一定要體現技術的系統集成和信息的集成。
白云飛在演講中說:“作為我們企業來說,文化與創新融合還要有一個實踐,就是我們要把這種融合落實到具體行動上。比如在研發創新這塊,我們公司近四年在研發投入上能到12%銷售額,在新產品占比上占29%。在關鍵創新上,我們迎進來,走出去,像德國漢諾威電子展我們都要去看。我們的技術總監、質量的持續提升的顧問,還有引進國外的管理和開發人員,改變了原有團隊的觀念?!?/span>
截至目前,白云飛帶領公司近5年獲得670余項專利,其中授權248項,且其個人獲得專利130項,包含發明專利18項。其中有近30項填補國內空白,成為汽車電子行業中的佼佼者。這些質量獎、高新證書都是創新與文化結合的產物。
文化鑄魂的另一個含義是通過管理塑造企業文化。近年來,興科迪著力打造“興科迪之家”。在工作中鼓勵員工學習,提拔潛力之才擔當部門重任,給員工提供一個自我展示的平臺。白云飛認為,休息好才能工作好。盡管他自己長年累月加班,卻不允許員工加班,違者罰款。興科迪還為員工建造籃球場等球類運動場、購買健身器材、舉辦運動會。
在生活中更是息息關愛員工。精心組織每月的生日壽星們一起聚餐,過生日,發放精美禮品。為了更好地方便員工工作、豐富員工生活,建造了員工家屬房及員工宿舍,組織員工和家屬四季出京旅游。特別是專為員工開設的小賣部,經營14年來,總盈利7元錢。
白云飛驕傲地對記者說:“公司從創辦到現在,已經有14年沒有讓員工吃過盒飯了,我都是請師傅為大家燒飯,一日三餐全包。我們公司從不鼓勵加班,節假日,只要有10個員工在公司,我就一定請伙房的師傅回來為大家燒飯。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更需要大家完全地投入,認真地完成每一道工序,我們的確是用工匠精神來打磨每一件產品,這是對客戶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span>
臨近告別,白云飛邀請記者參觀他創辦的“玉泉山美術館”。這里定期舉辦書畫展,鼓勵員工積極參與?!拔囊暂d道、美文傳道、以文修身”,美哉,白云飛。
上一篇
下一篇
白云飛:創新成就興科迪
- 2022-08-10 《中國工商》雜志社2021年度決算
- 2022-07-06 全力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開創湖南工商聯事業新局面
- 2022-07-06 平臺經濟治理如何設置“紅綠燈”
- 2022-07-06 把握好“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主基調
- 2022-07-06 全國兩會上的 “民營經濟聲音”
- 2022-07-06 濃墨重彩、 收獲最多、成長成熟的五年
- 2022-07-06 王建沂:凝聚浙商 投身促進共同富裕的歷史洪流
- 2022-07-06 劉永好:從“光彩事業” 到“萬企興萬村”
- 2022-07-06 周海江:傳承紅豆紅 踐行共富夢
- 2022-07-06 蘇志剛: 做促進共同富裕的領頭雁
中國工商雜志社 主管主辦: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北河沿大街95號
京ICP備15053265號-2 公安機關備案 11010102003439號
聯系郵箱:201285047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