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桂云
像網購、訂餐一樣,保險產品也可以隨時在網上下單,起保門檻甚至低至1塊錢。打開支付寶的“保險服務”就會出現各類險種,終身養老金1元起、綜合意外險30元起、長期醫療險106元起,甚至還有79元起的手機碎屏?!?/span>
巨頭們進軍互聯網保險
網上消費已經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互聯網對傳統保險也帶來了顛覆,如今,互聯網企業爭先恐后地布局保險業務,保險產品越來越貼身和個性化,大家購買保險產品也開始變得越來越方便。
2013年,阿里巴巴騰訊和中國平安聯手成立了眾安保險,拿到了國內首張互聯網保險的牌照,去年眾安保險在香港上市,成為了國內保險科技第一股,隨著越來越多互聯網巨頭的加入,互聯網保險行業的競爭也顯得格外劇烈。
2017年10月,騰訊公司取得中國經營保險代理業務許可證,開始與保險公司合作提供定制保險產品,近期發布的騰訊2017年財報中,騰訊也首次提到了保險業務。
互聯網保險市場隨著進場者越來越多,競爭也正在加劇。阿里、騰訊、百度、京東、蘇寧等互聯網巨頭紛紛進軍保險行業,不斷探索運用新技術優化運營流程、改善客戶體驗、分析客戶需求、實現精準定價。
蘇寧金融保險利用蘇寧生態圈資源,緊密結合蘇寧各業態,提供個性化的保險產品服務,為消費者提供更便捷、更安全的普惠金融服務,讓消費者整體的購物體驗大幅提升。8月18日,蘇寧保險推出百萬賬戶安全險、出行意外保障險以及家財安全險等三款產品均0元、1元限時秒殺,今年七夕節當天,蘇寧推出手機碎屏險。據了解,蘇寧網上保險每年的增長量都是百分之四五百。
另一家保險電商平臺,慧擇保險已經將觸角深入到了產品開發環節,這令該平臺與保險公司的核心業務越來越接近?;蹞癖kU網董事長兼CEO馬存軍用增長速度驚人來形容公司的發展狀況,據他介紹,該公司健康險的增速同比達到180%,80后、90后的消費者更習慣于在線消費。
互聯網企業紛紛入局,讓涉及互聯網保險業務的公司數量不斷增加,根據原保監會披露的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只有39家保險機構經營互聯網保險業務,到2016年已經有117家保險機構經營互聯網保險業務。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2-2016年,中國保險科技企業融資金額與次數呈上升趨勢。2017年,在不包括上市企業的情況下,中國保險科技行業發生43起融資,總額達16.08億元人民幣,從全行業的企業融資數和總金額來看雖有所下降,但大額融資事件的數量較2016年增多。
深圳大學金融研究所所長國世平分析,互聯網企業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現金流不足,而投資保險會讓現金流方面得到改善,這是互聯網企業不惜一切代價拿到保險公司牌照的原因之一。
密度低 行業發展前景廣闊
此外,專家認為,互聯網保險不是對傳統保險的簡單替代,同時還有需求創造的過程。比如退貨運費險,這種險種如果沒有電子商務的業態產生就不會有這種保險需求的存在,隨著80后、90后這一代人群行為習慣的遷移,保險在線化一定是大勢所趨。
目前市場上保險合同一般有一二十頁,內容很少有人有耐心看完,但寫在保險合同里的每一個條款都關系到被保險人的切身利益,一般人要掌握專業的保險知識才能看得懂。相對于傳統保險行業的痛點由來已久,產品設計差、同質化嚴重、研發周期過長;銷售渠道成本過高、中間環節過多;消費者的實際服務體驗差、索賠流程煩瑣,等等,都一直困擾著業內人士。不過,互聯網給傳統保險業打開了一個創新的突破口。
另外,在過去的幾年中,由于保險公司追逐短期利益,導致很多產品并不能符合消費者的需求,近兩年來,隨著金融的嚴監管以及供給側改革的進行,保險公司在產品的研發尤其是保障型產品的研發上面積極地投入,促使消費者更加樂意來選擇利用互聯網保險這樣的工具,來保障自己的生活。
張先生是深圳一家公司的職員,每天工作很忙。張先生告訴記者,現在他經??吹缴磉叺呐笥鸦疾“l朋友圈籌款,看到相關內容讓他下定決心,每年花兩千多元為家人買了醫療保險。
而廣東的劉女士,最近家里裝修需要一筆費用,沒想到她買過的保險,在這個時候還能派上用場。
隨著經濟水平、生活質量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消費者對于防范風險的需求越發強烈,加上保險品種越來越豐富,保險銷量一年高過一年。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原保險保費收入36581.01億元,同比增長18.16%,其中財產險和人身險分別增長13.76%和20.04%。
盡管如此,業內人士表示,當前中國壽險滲透率和人均保費依然處于很低水平,壽險保障缺口巨大。原保監會相關數據顯示,我國壽險保單持有人只占總人口的8%,人均持有保單僅有0.13張。
中國平安集團董事會秘書盛瑞生指出,我們的保險密度指標大概只是西方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之間,我們國家可能現在人均還不到一張保單,但是在一些發達國家人均可以到七到八張保單,這個差距非常大,也意味著這個行業發展前景是非常廣闊的。
從保險密度和保險深度指標上來看,我國目前在世界上處于較低水準,保險依舊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未來隨著城鎮人均居民收入水準的提升及人口老齡化的趨勢延續,保險越來越成為一種剛性需求,新的遞延養老保險已開始試點,有望給保險行業帶來千億增量保費。同時,監管也會隨之加強。
巨大的市場容量使得互聯網保險呈現爆發式增長。據了解,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成熟以及互聯網經濟的激增,互聯網保險近年來發展勢頭迅猛?;ヂ摼W保險行業積累的用戶數量和規模都呈現出了爆發的態勢。
惠擇保險用戶服務中心顧問總監呂亞管理著300多名在線客服人員為用戶提供咨詢服務,最近一段時間她明顯感受到人不太夠用了。
呂亞介紹,他們公司平臺的咨詢量在22%到25%左右,為了給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他們在布局更多的人力,而人力上他們公司保持著10%的速度遞增。
咨詢量的增加與平臺產品數量的增加密不可分,目前在他們公司平臺上的互聯網保險產品數量有3000多款,銷售情況也比上一年同期增長不少。
2016年11月華興資本在一份關于互聯網保險的報告中預測到,2020年互聯網保險行業規模有望達到4000億到1.75萬億元,較2015年有4至17倍的增長。自2011年以來互聯網保費規模從32億元增長至2015年的2234億元,4年時間增長69倍。
馬存軍表示,保險科技在中國已經進入到一個紅利期,無論是對傳統保險的改造還是對保險產品的創新,都在進入一個實質性的紅利期。
互聯網保險險種多樣化,購買方便。但這并不意味著互聯網保險產品完美無瑕。事實上,簡單易懂的互聯網保險產品逐漸成為消費者投訴的重災區。銀保監會近日披露的數據顯示,今年1至6月,財產保險公司合同糾紛投訴量前10位中,互聯網財產保險公司占有兩席,退貨運費險、手機碎屏險、航班延誤險、賬戶安全險等成為被集中投訴的險種。
相對于傳統保險,互聯網保險交易便捷,與生活場景結合較深,也容易被大家接受。同時,利用移動互聯網技術等,還可以給客戶提供一個全自動的、在線的、更快捷的保全理賠服務。
野蠻生長亟須監管到位
但目前各家互聯網保險公司的主打產品過于集中,在互聯網保險領域亦形成“一險獨大”,這增加了公司的整體風險,也容易因政策變動而影響場景。
比如之前受商車費改的影響,2017年互聯網車險保費收入307.19億元,同比負增長23%。受中短存續期產品新政的影響,互聯網人身險中包括萬能險和投連險在內的理財型業務2017年保費合計296.6億元,較上年同期大幅減少880億元,降幅74.8%,導致互聯網壽險保費收入首次出現了負增長。
從這些數據不難看出互聯網保險單一險種占比過高,受政策方面的影響巨大,這不利于互聯網保險業務穩定經營,互聯網財產險和人身險業務結構的調整和險種多元化仍待進一步完善。
目前,互聯網保險正處于一個野蠻生長的階段,還存在一定的金融風險和監管風險?!斑^緊則容易死,過松則容易亂?!比绾尾扇『线m的措施監管互聯網保險發展,既鼓勵支持又不出現系統性的金融風險,是金融行業、監管行業面臨的一大難題。
對于互聯網來說,所有的業務都在線上進行,保單的電子化就會出現在互聯網上虛假承?,F象。針對這種現象,專家建議,監管機構應進一步推進中國保險業保單登記管理信息平臺建設,將互聯網保險優先納入保單登記平臺,通過與各家公司進行數據連接,為消費者查詢保單提供渠道。
江泰保險經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李玉存則表示,對于監管部門而言,需要盡快出臺互聯網保險最新的監管規定,以適應最新技術的發展和保險行業的發展;對于互聯網企業而言,需要大量招聘各個方面的IT專業技術人員,充實到互聯網公司的各個崗位,為數字化轉型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和人才支撐;對于消費者而言,還需要加大正向宣傳力度,讓消費者能夠理解和接受互聯網保險這一新鮮的物種。
上一篇
下一篇
互聯網保險進入紅利期
- 2022-08-10 《中國工商》雜志社2021年度決算
- 2022-07-06 全力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開創湖南工商聯事業新局面
- 2022-07-06 平臺經濟治理如何設置“紅綠燈”
- 2022-07-06 把握好“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主基調
- 2022-07-06 全國兩會上的 “民營經濟聲音”
- 2022-07-06 濃墨重彩、 收獲最多、成長成熟的五年
- 2022-07-06 王建沂:凝聚浙商 投身促進共同富裕的歷史洪流
- 2022-07-06 劉永好:從“光彩事業” 到“萬企興萬村”
- 2022-07-06 周海江:傳承紅豆紅 踐行共富夢
- 2022-07-06 蘇志剛: 做促進共同富裕的領頭雁
中國工商雜志社 主管主辦: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北河沿大街95號
京ICP備15053265號-2 公安機關備案 11010102003439號
聯系郵箱:201285047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