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慶?;顒?,也沒有發布會,只有極其低調的個人微博和朋友圈的幾條消息。
“十年前的今天,創新工場成立……一直沒有忘記初心:真心幫助年輕創業者、堅持做技術型投資人,讓中國創新得到世界尊重?!?/p>
9月7日,李開復在微信朋友圈連發三條消息,“感謝感恩這十年”——十年前的9月4日,他以一條“再見,谷歌”微博,宣告自己谷歌四年從業經歷的結束。3天后,高調宣布創辦創新工場,其身份從前谷歌大中華區總裁變為一位創業者。
十年荏苒,創新工場已成為一家國內知名的投資機構。根據IT桔子數據,其至今參與 437 起投資事件,共管理四支美元基金和三支人民幣基金,總規模約 150 億人民幣,通過并購、上市退出案例已有 22 個,其中上市退出 5 個,并購退出 17 個。
作為最近十幾年來曝光率、光環最多的職業經理人、青年導師、微博大V、投資者,李開復對創新工場這十年的成績單,內心是否真的完全滿意?
今年3月開始,鋅刻度曾通過微信聯系李開復,試圖聊聊這十年創新工場的變化,未果。8月,一位接近創新工場、李開復的業內人士如是對鋅刻度表示:“他們略忌諱十周年這個事情?!?/p>
原因很簡單,“其實做得并不好?!鄙鲜鋈耸空f。
“幫助中國青年成功創業”
過去幾年,外界知道創新工場的人很多,了解他們具體做什么的人很少。
最初,人們以為它是一家孵化機構,后來又以為是“孵化+投資”機構,直到2018年,李開復親自召集媒體解釋:創新工場是一家VC+AI的機構,也是一家技術型投資機構。
現在,無論是李開復,還是創新工場各位高管,絕口不提自己與“孵化”有關——但事實上,構建一個區別于傳統PE/VC的創業孵化環境,才是李開復成立創新工場的初心。
“我們不做直接投資?!?009年9月26日,在重慶一家五星級酒店會議室,記者與李開復進行了一次長達90分鐘的訪談交流,他說起創新工場未來定位時如此表示。
彼時,創新工場剛剛成立不到20天,各大網站、報紙頭條都還是李開復和他剛剛成立的創新工場。李開復已和聯合創始人王肇輝,頻頻到各地出差,為自己剛出版的自傳《世界因你不同》簽名售書——或許是種巧合,自傳出版日期,與創新工場成立日期相同,都是2009年9月7日。
在這場由王肇輝安排的交流中,李開復談起了他與谷歌中國、微軟、蘋果、SGI等跨國巨頭的過去與糾結,以及對創新工場的未來期望:“創新工場是一種新的天使投資和創新產品的整合,就像一個黃埔軍校,幫助中國青年成功創業?!?/p>
這是一個讓他激動振奮的工作。畢竟,他除了谷歌大中華區總裁這一職業經理人頭銜之外,當年被外界宣傳的,還有11歲的留學生、奧巴馬的大學同學、33歲的蘋果副總裁等光環,以及無數大學生心中的“青年導師”——那時,他已經做了至少300場大學演講,為50萬個學生釋疑解惑,為中國大學生寫了7封公開信。而原本在某大學生雜志社工作的王肇輝,也是因為如此與李開復結緣。
彼時,硅谷著名孵化機構Y Combinator剛剛在硅谷名聲鵲起,創業孵化器這個名詞還并未為人所熟知——YC也就是10年后從百度離職的陸奇,加入的那個創業加速器。李開復當時的目標,也是打造“成為中國的Y Combinator?!?/p>
為此,他親口對記者表示:“絕對不做直接投資,這也是我們與風險投資的最大區別。我們不接受投資項目,只接受他們的想法來投奔我們?!?/p>
同時,他承諾,創新工場將為培養的企業,提供“資金、商業、技術、市場、人力、法律、培訓等提供一攬子服務,幫助創業者開創一批最有市場價值的產品?!?/p>
創業孵化器,成為外界對創新工場的定義——直到3年后,上海辦公室落成時,門口仍然寫著:“這里孵化的不僅僅是項目?!?/p>
作為彼時中國互聯網最具影響力,甚至某種程度影響力遠超馬云、李彥宏、馬化騰的個人品牌——李開復的創新工場,不僅從一開始就得到了柳傳志、郭臺銘、俞敏洪、徐小平等人8億元的啟動資金,也毫不夸張的說,開啟了此后持續多年的國內創業孵化熱潮。
在李開復的個人號召力以及他所確定的模式下,創新工場由管理層在移動互聯網等領域確定創意和項目,建立了多個孵化器引導小團隊來實施項目,并進一步成長為獨立運作的公司。
同時,在創新工場內部,由一支專業團隊幫助創業者處理財務、法務、人事、公關等日常事務。當然,還有最重要的,這些創業團隊會得到李開復、汪華(曾是Google中國戰略發展總監)、陶寧(前Google中國運營總監)、蔡學鏞(支付寶前架構師)等創業導師們的指點。
“當時就是這么簡單,把開復的想法,汪華的想法體現在產品中。創新工場最早招來的全是技術人員,而最開始的產品就是落實他們這些創始人的想法?!眲撔鹿霈F任CEO陶寧曾對媒體表示說。
從成立到2011年,創新工場早期創業項目中,豌豆莢、“點心”、應用匯、友盟、魔圖精靈,都是創新工場內部孵化的項目,然后獨立運作成長起來。
這里面,當年最出名的項目是豌豆莢,2016年它以不到2億美元價格賣給了阿里巴巴。最具前瞻性的是友盟,作為創新工場2010年8月推出的第二款創業項目,在阿里2013年花8000萬美元收購之后,創始人蔣凡跟隨進入阿里巴巴,如今蔣凡已是淘寶總裁兼任天貓總裁,阿里巴巴“五新執行委員會”成員。
“背叛”初心發力投資
圖片來自李開復朋友圈
因此,嚴格意義上來說,那時的創新工場算是一個創業者,自己創業,然后拉上一幫人創業。
那時,外界質疑的一個最多問題大概就是:李開復都不是一個成功創業者,合伙人團隊也缺乏實操經驗,他憑什么教別人創業?何況創新工場還要占17%左右的股權比例,對外界成熟和優秀的創業者來說,為什么要接受創新工場的條件?
客觀而言,盡管那時創新工場能在起始資金、人才、產品建議、公關傳播上,給創業者一些幫助,但整個創新工場,唯一拿得出手的IP,仍然只有李開復。
大佬影響力是最好的背書,更何況是勤奮的大佬。熟悉李開復的人士說,他幾乎是隨時隨地在工作,利用名氣、人脈,為投資的項目做橋梁。
同時,他還努力經營微博,讓自己變成微博精神領袖,這樣龐大的微博粉絲也會創新工場投資項目增光不少。
“VC只有行業品牌,但李開復老師更有公眾品牌,大大利于產品推廣?!币晃粍撔鹿銎煜鹿綜EO,曾如此說:李開復被他所孵化的團隊視為“撲克牌里的K”、“不可質疑的一號人物”。
外界批評、質疑同樣自成立以來就沒有停止過。
其中,創新工場沒有任何激動人心的明星項目,成為外界最大批評——“豌豆莢”只是91手機助手“翻版”;“點心”只是Android系統的加強版。投資的知乎和點點網,也分別照搬了對應的國外模式Quora和Tumblr
盛名之下的李開復,更難以解決困擾創業者的最大問題:盈利模式。
當初受李開復個人品牌吸引,入駐創新工場的多家創業者,離開后抱怨:創新工場品牌效應大于孵化作用,入駐一年后,團隊仍然沒有找到明確的盈利模式,光有品牌背書有什么用呢?
缺錢的還有創新工場。由于團隊不斷膨脹,到2013年7月創新工場工友總數已經超過3000人,一年運維費用上億元,每年燒掉的投資也在數億元。王肇輝說,李開復常常思考,怎么用有限的錢去養這么一個團隊。
事實證明,這個問題,在2015年各種孵化機構如同星星之火燎原時,仍然沒有為入駐創業者找到有效解決辦法——這導致無數創業者的死亡,也讓無數空殼化的孵化機構迎來了關閉結局。
無從去猜測,如果李開復一直堅持他的初心,那么如今的創新工場是什么現狀。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李開復遠比那些后來前赴后繼,進入這個領域的都認識得更早更清楚:“孵化器”模式是有問題的。
“別說可持續發展了,每年發展都很困難,孵化器需要退出時間,如果沒有后續資金的注入將無力維持?!崩铋_復說,而且這種模式無法吸引最好的企業家進入?!捌髽I家不希望導師來告訴他們需要什么,他們希望自己可以決定公司的未來?!?/p>
更重要的是,創新工場已錯過了許多投資機會。2012年創新工場僅投資19個項目,真格基金和IDG資本分別投資了32個和26個項目。除了沒有明星項目,在當年本地生活、電子商務等眾多投資機構布局較多的領域,創新工場也是缺席者。
他開始“背叛”“不直接做投資”的初心,調整商業模式成立了一個5億美元規模的風險投資(VC)性質的基金,由此前單純的“孵化”,轉變為“孵化+投資”的商業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調整后,大部分資金被用于回報周期更短、成功率更高的后期投資。而在此前,他選擇做風險極高的天使輪基金和投資,加上孵化器,難上加難。
調整后的商業模式,意味著創新工場能為LP(Limited Partner,有限合伙人)們帶來更大價值,為創業者提供更穩定的資金來源。
畢竟,哪怕是老朋友,也是需要回報的,這一點從創新工場募集的基金LP名單就可以看出——中經合集團、聯想控股、富士康、新東方、紅杉、IDG、聯發科,很大一部分都是李開復的朋友。
轉為純粹的VC投資公司
扭轉創新工場命運的關鍵人物之一汪華
命運的手,變化莫測。2013 年 9 月至 2015 年 2 月,李開復因患淋巴癌離開創新工場日常工作17個月。
這17個月,恰恰是移動互聯網大爆發,涌現很多新商業模式和商業趨勢的時期:
比如聯想收購摩托羅拉移動,與小米爭起了國內手機市場老大;阿里收購了高德地圖、UC,入股優酷土豆,又去美國上市,一夜誕生眾多億萬富豪;騰訊“微信紅包”走紅移動社交網絡,還入股京東商城、大眾點評;百度收購了糯米,讓外賣平臺的競爭進一步升級。
這同時也是大量跟創新工場類似模式的創業孵化平臺涌現的時期。根據清科數據統計,2014年正是國內VC投資規模創新高一年,2014年中國天使投資規模為32.3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4.96%。
在創新工場內部,也發生了重大變動——2014年4月,兩位合伙人賴曉凌和邱浩相繼離職創業,陶寧也在2014年9月因為某些原因暫時離開。
但在李開復回歸之際,他卻驚喜的發現:在李開復離開的17個月中,僅2014年那一年他們就投資了近80個項目(據IT桔子數據),2期基金的1億美元已全部完成投放。但更重要的是,創新工場的投資此前從未涉及C輪及以后,但在這17個月中,B輪投資明顯增加,并且涉足C輪和D輪。
管理合伙人,主要負責創新工場投資方面業務的汪華,是李開復告病后從幕后走到臺前的代表性人物。根據媒體報道,斯坦福畢業的他有為業界稱道的投資眼光,他幾乎把所有精力都花在對行業發展和產品的研究上,不理發,不主動睡覺,不喜聯絡人際關系。
2015年2月,李開復正式回歸后,創新工場也開始從孵化器2.0升級到了3.0模式,由陶寧和王肇輝推動的公司內部“兄弟會”,以及與徐小平、蔡文勝共同創立的“群英會”相繼成立。
2016 年 2 月,創新工場在經歷多次股權變更后掛牌新三板,成為少數在新三板掛牌的VC/PE之一。
不過,作為創始人兼董事長,李開復卻不持有創新工場的股份——由于李開復具有外國國籍身份,不符合新三板條件。他在創新工場的收益,主要是來自《董事薪酬激勵協議》。
2016年4月,王肇輝離職,創辦新基金“如川投資基金”。這位用幾封郵件,讓李開復成為無數大學生“青年導師”的關鍵人物,曾在《中國大學生》雜志社從事9年新聞相關工作,成為創新工場四位創始成員之一后,幫助了創新工場投資米未傳媒,據稱創新工場投資米未傳媒的幾千萬元,在幾個月時間提升了6.5倍。
王肇輝
2009年到2014年,創新工場搬家三次,從清華科技園到第三極大廈,最后到鼎好大廈的7000平方米。此后,雖然創新工場再也沒有搬家,卻也終于徹底和“孵化”兩個字無關了。
繼2017年11月、12月,汪華兩次強調去孵化之后,2018年4月,借創新工場第四期美金基金超額募集5億美金之機,李開復對媒體強調:創新工場是一家VC+AI的機構,也是一家技術型投資機構。
創新工場對標對象,從YC變為了美國風險投資公司Benchmark。Benchmark合伙人中,一半人擁有理工科背景,成功捕獲了Uber、Snapchat等公司。
“創新工場合伙人團隊也有15位理工博士,希望未來的創新工場能夠成為一個中國型的Benchmark?!崩铋_復說。
十年投資回報與“消失”的光環
現在,創新工場的投資賽道變得聚焦與明確,主要集中在五個領域: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消費升級、企業服務、教育以及文化娛樂。
其中,AI是李開復最近幾年來各種場合“布道”的重要方向——2016年9月,創新工場成立人工智能工程院,李開復親任院長。2019 年 6 月,創新工場粵港澳大灣區總部揭牌,建立大灣區人工智能研究院團隊。
根據IT 桔子截至2019年9月2日數據,創新工場至今參與 437 起投資事件。其中,汪華主導的2014 年、最為活躍,共計參與 93 起投資事件,占總投資事件的 21%,此后每年投資頻次下降。至 2019 年截止至 8 月 30 日,創新工場在2019共計參與 11 起投資。
其中,投資主要集中在天使輪和 A 輪,其中天使輪 188 起,占比約合 42%,A 輪 172 起投資事件,占總投資事件的 38%。中后期(B 輪及以后)投資,主要來自2014年后。
截至目前,創新工場總體在文娛、游戲領域投資事件數量較多,共計有 123 起,占比約合 27%。不過這些投資都集中在2014年之前,2014年之后投資重點教育、電子商務、本地生活、金融,以及李開復目前最重視的AI領域。
此外,至今創新工場通過并購或上市而退出的案例共計有 22 個,其中上市退出 5 個,并購退出 17 個。
不過,這些枯燥數據,仍然難以證明創新工場過去十年的成績單,或者說作為一名投資人的回報是滿意的——在創新工場目前官網公布的投資名單中,只有美圖秀秀、易到用車、曠視科技、摩拜、知乎、水滴互助、豌豆莢、VIPKID、比特大陸、蜻蜓FM這些企業較為知名。
創新工場并未公布上述投資或退出時的具體回報。不過,業界一般認為,美圖秀秀、摩拜單車、曠視科技應該可以給創新帶來豐厚回報——美圖秀秀于 2016 年在香港上市,上市時市值 371 億港元,創新工場曾參與它的 A 輪、B 輪投資,投了723萬。2017年6月19日,在美圖股價大跌中,創新工場出售0.66億股美圖股票,每股均價8.5港元,套現5.61億港元。
2018 年 4 月,美團以 27 億美元收購摩拜單車,此次收購也給摩拜單車的早期股東帶去豐厚的回報。但由于30多名摩拜股東參與者眾多,分成兩個陣營——以愉悅資本、創新工場為代表的早期投資人,和以騰訊、紅杉資本等為代表的中后期投資人。各方利益不一,復雜程度也極大,曾參與摩拜 B 輪、B+輪及 C 輪融資的創新工場,至今也沒有公布回報數字。
另一家是目前正沖刺國內AI第一股的曠視科技。2013年7月,創新工場參與曠視科技數百萬美元A輪融資,2015年1月,創新工場和啟明創投參與4700萬美元B輪融資 。但在今年5月,曠視完成7.5億美元的D輪融資,估值達40億美元時,聯想創投、創新工場等贖回優先股退出股東行列,李開復等退出董事行列,這一系列動作引發行業內外猜測紛紜。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創新工場營業收入同比增74.91%至1.69億元,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卻下跌97.18%至92.44萬元。
不管從哪個角度而言,這十年中,李開復都已經徹底變為一個投資者,一個商人。過往,李開復頭上諸多光環——33歲的蘋果副總裁,微軟的全球副總裁、谷歌中國的創始人、無數中國學生的青年導師、數千萬粉絲的微博大V,都正隨著時間推移消失不見。
當然,這個時代,某種程度上也不需要青年導師,甚至微博大V了。曾經,李開復寫了一本《微博改變一切》,但現在,李開復的朋友圈和最新微博,部分內容是宣傳《AI·未來》各版本出版情況;部分內容,是他對AI時代的觀點看法;還有部分內容,是曬揚州紅樓宴、日本料理美食,以及現烤的美國深海釣魚。
這個轉變,或許來自2013年8月下旬,網絡推手“秦火火”和“立二拆四”因造謠被抓3天后,《新聞聯播》報道稱,大V的轉發“加劇了謠言傳播,謠言的副作用被數倍放大”,同時一個標志性微笑出現在屏幕上——李開復微博主頁的截圖。
上一篇
下一篇
李開復的初心與“背叛”
- 2022-08-10 《中國工商》雜志社2021年度決算
- 2022-07-06 全力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開創湖南工商聯事業新局面
- 2022-07-06 平臺經濟治理如何設置“紅綠燈”
- 2022-07-06 把握好“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主基調
- 2022-07-06 全國兩會上的 “民營經濟聲音”
- 2022-07-06 濃墨重彩、 收獲最多、成長成熟的五年
- 2022-07-06 王建沂:凝聚浙商 投身促進共同富裕的歷史洪流
- 2022-07-06 劉永好:從“光彩事業” 到“萬企興萬村”
- 2022-07-06 周海江:傳承紅豆紅 踐行共富夢
- 2022-07-06 蘇志剛: 做促進共同富裕的領頭雁
中國工商雜志社 主管主辦: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北河沿大街95號
京ICP備15053265號-2 公安機關備案 11010102003439號
聯系郵箱:201285047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