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時隔近一年,繼《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18年版)》后,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近日正式發布《清單(2019年版)》。
什么是市場準入負面清單?
通俗地說,就是把市場主體什么不能做、什么需要審批許可等,用一張清單列出來,一目了然。
清單之外的行業、領域、業務等,各類市場主體都可以依法平等自主選擇是否進入,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不能再隨意出臺對市場準入環節的審批措施,真正實現了“非禁即入”,從而有利于打破各種形式的不合理限制和隱性壁壘,讓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發揮決定性作用。
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全面實施后,無論是國企、民企還是混合所有制企業,無論是內資還是外資,無論是大企業,還是中小企業,都一視同仁,享有同等的市場準入條件待遇,規則平等、權利平等、機會平等,真正實現“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作為我國一項根本性、全局性、制度性的重大改革創新,實行統一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在國際上沒有可以參照的先例。為穩妥做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改革工作,國家做了大量工作:
-
2016年起,我國在天津、上海、福建、廣東四省市開展試點;
-
2017年,試點范圍擴大到15個省市;
-
2018年12月,國家發改委、商務部正式印發《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18年版)》,標志著我國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進入了全面實施的新階段;
-
此次發布的《清單(2019年版)》,是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全面實施以來的第一次年度修訂。
《清單(2019年版)》有什么特點?
總的來說,在保證清單穩定性和連續性的基礎上,《清單(2019年版)》進一步縮減和優化了管理措施,豐富了信息公開內容,整個清單更加成熟完善,更有利于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記者提取了幾個關鍵詞:
-
一是能短則短
相比《清單(2018年版)》,《清單(2019年版)》共列入事項131項,減少了事項20項,縮減比例為13%。
具體來說,在《清單(2019年版)》中,禁止準入類事項共5項,新增了“不符合主體功能區建設要求的各類開發活動”事項。這是為了更好地管控主體功能區各類開發活動,經與自然資源部共同研究提出,并報國務院批準后列入的事項。
許可準入類事項共126項,涉及18個國民經濟行業事項105項,《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事項10項,《互聯網市場準入禁止許可目錄》事項7項,信用監管等其他事項4項。
負面清單持續縮短,意味著市場準入的門檻進一步放寬,市場主體創業創新有了更大的空間。比如,在此次修訂中,根據“放管服”改革最新進展和部門意見,“消防技術服務機構資質審批”“職業技能考核鑒定機構設立審批”“養老機構設立許可”“社會福利機構設置許可”等一批含金量高的措施就被放開了。
-
二是更加完善
《清單(2019年版)》全面落實“全國一張清單”管理要求。加大全國性清單整合力度,將“地方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和農產品主產區產業準入負面清單(或禁止限制目錄)”納入,至此,已將產業結構、政府投資、互聯網、主體功能區等全國性市場準入類管理措施全部納入,“全國一張清單”體系更加完善。
同時,全面清理違規制定的其他形式的負面清單,取消各地區自行編制發布的市場準入類負面清單23個,有效杜絕“負面清單滿天飛”情況,進一步提升清單的嚴肅性、權威性、統一性。
-
三是全面覆蓋
此次修訂堅持全面覆蓋,全部納入合法有效準入措施。
及時納入新設立的準入措施。比如,將“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注冊”等依法新設的準入措施納入,確保清單準確有效。
增列部分符合清單定位的準入措施。根據《清單(2018年版)》執行情況,結合有關部門和地方意見,將“生鮮乳運輸、生鮮乳收購站許可”“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企業資格審批”等少量符合清單定位的準入措施列入,提升清單的完備性。
進一步豐富地方性準入措施。根據地方意見,經過合法性審查,將“保健用品批準證書發放(吉林)”“地方鐵路運營許可證(含臨時運營許可證)的核發(河北)”等地方依法設立的準入措施列入,更好兼顧地區差異性。
-
四是公開透明
與2018年版相比,《清單(2019年版)》具有了更高的公開透明度。新設了“事項編碼”與“主管部門” 兩個欄目,進一步擴大清單信息公開內容,有利于市場主體更加清晰地獲知市場準入的政府主管部門。
據了解,清單修訂期間征求了58個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31個?。ㄊ?、區)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意見,還充分聽取了中國民辦教育協會、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中國醫院協會、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等30余個全國性重要行業協會,以及相關市場主體的意見建議,共收到書面反饋的修訂意見854條,經認真梳理研究,采納吸收了692條,清單更加全面準確反映了市場主體的訴求和期盼。
專家指出,實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是一項系統工程,還需要進一步建立健全與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相適應的準入機制、審批機制、事中事后監管機制、社會信用體系和激勵懲戒機制、商事登記制度等,確保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穩妥有序實施。
上一篇
下一篇
市場準入負面清單更新了!大小企業都將一視同仁
- 2022-08-10 《中國工商》雜志社2021年度決算
- 2022-07-06 全力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開創湖南工商聯事業新局面
- 2022-07-06 平臺經濟治理如何設置“紅綠燈”
- 2022-07-06 把握好“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主基調
- 2022-07-06 全國兩會上的 “民營經濟聲音”
- 2022-07-06 濃墨重彩、 收獲最多、成長成熟的五年
- 2022-07-06 王建沂:凝聚浙商 投身促進共同富裕的歷史洪流
- 2022-07-06 劉永好:從“光彩事業” 到“萬企興萬村”
- 2022-07-06 周海江:傳承紅豆紅 踐行共富夢
- 2022-07-06 蘇志剛: 做促進共同富裕的領頭雁
中國工商雜志社 主管主辦: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北河沿大街95號
京ICP備15053265號-2 公安機關備案 11010102003439號
聯系郵箱:2012850472@qq.com